[航蓖8号的选育制种和栽培技术]
山东家祥蓖麻研究所 黄家祥。山东省淄博市种子管理站 任延山
摘要:将单雌性蓖麻育种材料,经由育种卫星“实践8号”塔载升空,在轨道15天后返回,再按照常规育种方法,自交筛选,并经过温室,海南加代,育成早熟,配合力高的蓖麻雌性系“天2-18”用大穗大粒型雄性恢复系“S205-2”做父本,组配成功“航蓖8号”高产蓖麻杂交一代种,该品种早熟,生长势强,株型紧凑,穗大穗多,高产,成熟后不炸果,不落粒,适合机械化收获。
关键词:空间诱变,遗传育种,蓖麻雌性系,雄性恢复系,杂交,育种。
蓖麻(Ricinus communis)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大戟科植物,同时也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。蓖麻在农业和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很多用途,其籽粒、叶片、茎杆和果壳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。目前,除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以外,蓖麻的应用范围还涉及能源、化工、医药、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。蓖麻原产自非洲东部,后辗转传入亚洲、美洲和欧洲。当前,蓖麻的主要种植国为印度、中国和巴西等国家,世界蓖麻种植面积每年大约为110万公顷[1]。但是由于国内蓖麻种植面积较小,优良品种覆盖率低(30%左右),生产上所用的种子大多是农家品种和系选品种的续代产品,其混杂退化严重,熟期较晚,因而,蓖麻籽的产量不能满足蓖麻深加工产业的需求。因此,培育早熟丰产的蓖麻优良品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。
我们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和常规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,成功培育出了早熟、高产、大穗、多穗的新型蓖麻杂交品种——“航蓖8号”,并于2009年顺利通过了新疆伊犁州种子审定委员会的鉴定(伊州鉴蓖字(2009)1号)。“航蓖8号”是蓖麻航天育种新品种,2010-2012年累计推广种植15万亩,增加社会经济效益4500万元。其早熟丰产的特性,在农业和工业生产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。
1“航蓖8号”的特征和产量表现
1.1特征特性
“航蓖8号”从出苗至主果穗成熟共88天,株高180cm,主茎8-9节,茎杆紫红色,分枝3-4个,结穗6-10个,主穂长60-80cm,蒴果有刺三室,种子椭圆形呈棕褐色花纹,种子百粒重40g,含油率52.3%。F1群体中主果穗雄性恢复率在30%左右,一级分枝着雄性恢复率在50%以上,群体授粉良好。F1群体主果穗单性雌花的增加,增加了蒴果的数量,有利于提高产量。该品种穗多而大,结穗集中,生长后期库大源小,加强灌浆期肥水管理可以促成穗、多结粒、防早衰。“航蓖8号”成熟后不炸果、不落粒,适于机械一次性收获。
1.2产量表现
“航蓖8号”于2009-2011年参加全国区域试验,在吉林通榆、内蒙古通辽、新疆霍城、山东淄博多地的折合平均产量为3375Kg/hm2,比对照品种(淄蓖麻2号)增产9.7%,早熟9天。2010年吉林乾安县遭遇特大干旱,玉米花期全部旱死,颗粒无收。蓖麻上部叶片也因干旱而脱落,但是主穗灌浆正常成熟,“航蓖8号”的产量仍有1125Kg/hm2。2011年东北地区春季持续多雨低温,其他品种烂种死苗严重,毁种5万余亩,但是,“航蓖8号”却表现出了耐低温、出苗早、抗病性强、稳产性好,产量高(亩产仍在200Kg以上)的特点。
2蓖麻雌性系“天2-18”的培育
2.1航天育种
航天育种是将植物种子或是试管苗送到太空,利用地面无法模拟的太空特殊环境(如高真空、宇宙高能粒子辐射、宇宙磁场、微重力等)使植物的种子发生变异[2],而后返回地面选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技术。太空中的特殊环境能更有效地导致细胞内DNA分子双链断裂,并且能够抑制生物体对DNA的修复机制,从而增大了基因的突变概率[3]。空间诱变育种具有突变频率高、突变辐度大、有益突变多、稳定性能强等特点,因而是培育高产、优质、早熟、多抗良种的重要途径。
2006年9月9日我们的蓖麻单雌性育种材料9041和02-6经由育种卫星“实践8号”搭载升空,在神秘的太空在轨15天后于9月24日顺利返回地球。此次搭载蓖麻种子育种,是我国进行的航天蓖麻育种试验。经实践8号育种卫星搭载的蓖麻种子,于10月7日运回,10月8日全部播种于温室后,开启自交选育的过程。
2.2太空突变种质资源的选育
将2007年4月收获的全部F1代种子播种于试验田中,精心管理并套袋自交筛选。然后于2007年冬将F2代播种于海南三亚加代,并于2008年开始在F3代中筛选目标单株,套袋自交选育。F3群体中正向变异率为1.3%,反向变异率为3%,反向变异是正向变异的2.3倍。正向变异性状表现为早熟、多穗、大穗和矮化。反向畸变表现为植株瘦小弱化,主果穗及部分分枝果穗由原来的总状圆锥花序变为5-15cm的扁平状宽大扫帚形穗轴,穗轴上着生的蒴果数量成倍增加,分枝发育受到抑制。该性状因无法人工诱导雄花自交,因而无法使得该性状遗传——F4代未曾出现该性状,F6个别分枝偶尔出现该性状,随后的世代中再未出现。
选育过程中先后克服了雄花诱导困难,雌性系种子繁殖系数低,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不协调等技术难点。在将突变的早熟大穗单株经6个世代自交定向选育之后,于2008年冬育成了遗传性状稳定、早熟性强、大穗多穗型蓖麻雌性系“02-6-5-1”,定名为“天2-18”。该雌性系从出苗至主穗成熟共85天,茎杆紫红色,叶片深绿,主茎8-9节,分枝3-4个,株高160cm,成穗6-10个,主穂长40-60cm,种子椭圆形呈棕褐色花纹,百粒重33g。
3航蓖8号的选育制种
3.1蓖麻高代测交试验
在进行自交定向育系的同时,我们对经过太空突变的蓖麻雌性系“02-6”进行了高代大容量测交试验(共有100余份组合),并在2009年对筛选出的10份优良组合进行品比试验。在山东和海南先后进行了两次品比试验之后,成功育成了早熟、高产、大穗、多穗型航天蓖麻新组合“天2-18×S205-2”,定名为“航蓖8号”。
3.2航蓖8号制种技术
3.2.1空间隔离
蓖麻为常异花授粉作物,其花粉小而轻,可以随风飘散较远距离,因此安全隔离十分重要。蓖麻自交系繁殖,空间隔离1000m。杂交制种空间隔离500m。
3.2.2种植规格和行比
“航蓖8号”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系法杂交制种技术体系制种。制种时母本和父本的行比为3:1(即每播种3行母本播种一行父本),采用行距100cm,株距80cm的规格种植。制种田的边行全部播种父本。父母本相间种植、自由授粉进行杂交制种。
4航蓖8号的栽培技术
4.1选地播种
选择土层深厚,有机质含量高,不渍涝的平地或是坡地种植。航蓖8号10℃以上开始生长,适于在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无霜期120天以上、10℃以上有效积温2500℃以上地区推广。华北地区在4月中旬播种,东北地区在4月下旬播种,西北地区在4月中下旬播种,南方在春季阴雨期过后播种为宜。播前晒种,足墒浅播,适期晚播是一播全苗的关键。
4.2合理密植
航蓖8号具有株型紧凑,株高中等,开花早,结穗集中,早熟的特性。高产田种植9000株/hm2,中产田种植12000株/hm2,旱薄地低产田种植15000-20000株/hm2。为便于管理,可以采用大小行种植。
4.3田间管理
施足基肥,有机肥耕前铺施,化学肥料以复合肥(N15、P15、K15)为主。高产田基施复合肥450Kg/hm2,中产田基施复合肥300Kg/hm2。
航蓖8号生长势强,根系发达。苗期以齐苗控水、促根深扎、育壮苗为中心,花果期以追氮肥(75Kg/hm2)、不缺水、促大穗为主攻目标,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漯效王、万年丰、富万钾等复合肥,促灌浆、增粒重、防早衰。
4.4收获
航蓖8号穗大而多,结穗集中,成熟后不炸果、不落粒,无霜期120天以下地区可一次性收获。无霜期130天以上高产地区可在主穗成熟后先收一次,然后全部收获。还可以将整株收割的蓖麻运回晒场集中垛成长排,堆积一段时间后,自堆垛两侧抽取蓖麻茎杆,抽完后摊开晒干,机械脱粒。蓖麻蒴果晒得越干越容易脱粒,否则容易造成破碎。脱粒后的种子不宜再晒,以防爆皮。
3参考文献
[1] 吕相义,李军,毕万新。国内外蓖麻生产的现状、问题及对策[J]。中国农业推广,2003(6):22-23
[2] 王俊,许晓岗,童丽丽。太空育种应用与研究进展[J]。 河北农业科学,2009, 13 (3): 68-70,74
[3] 王雁,李潞滨,韩蕾。空间诱变技术及其在我国花卉育种上的应用[J]。林业科学研究,2002,15(2):229-230